资讯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实践分析

|
2016年03月18日 09:37:25
|
19978 浏览
|
  【铝博士网】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之下,我国建筑业正向着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在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随着相关政策标准的不断完善,作为建筑产业化重要载体的装配式建筑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目前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如深圳市率先提出,2015年起深圳市新出让住宅用地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项目全部使用产业化方式建造。上海市也要求,2016年上海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要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同时,相关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2015年6月,我国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出台,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而随着《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了现代化建造方式的转变。在各方共同推进下,2015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约3500万~4500万平方米,近3年新建预制构件厂约百余个。目前全国已有56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11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行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

  “搭积木”式建房,实现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工业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是促使传统建设方式向集约、节约、环保、绿色、科技等现代化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可加快转变城镇化建设模式、全面提升建筑品质。

  简言之,装配式建筑就是“搭积木式”造房子,把在工厂流水线上制造完成的主要构成部分,如墙体、梁、柱、楼板等零部件,现场拼装到一起组建成房屋,实现设计多样化、功能现代化、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

  高效优质 装配式住宅以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为主,优点是速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效益。以各种轻质高强、保温隔音、防水耐久的材料与制品,通过合理的布置建筑朝向和住宅排列方式来提高建筑密度;通过优化设计,改进建筑结构形式,增加可使用空间。因此,与传统住宅相比,装配式建筑提高了建设效率,而且便于更新改造,具有优良的质量和完善的性能,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

  同时,由于实行工业化生产,工程质量更高,施工时间更短,后续使用过程中房屋质量也将更有保障,维修和保养也更加方便,能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住宅的更高要求。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传统的支柱性产业。据统计,2015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57亿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约51.16亿平方米。

  传统的建造方式是现场施工和浇筑,建材、水资源的浪费和垃圾产生较多。而装配式建筑材料利用率高,资源能源消耗少,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和生产工艺。同时,绿色施工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和建筑垃圾。可以说,装配式住宅是绿色生态住宅的集成产品,在设计、建筑、使用、废弃等各个阶段,都注重居住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国外装配式建筑实践简介

  西方发达国家的装配式住宅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完善的阶段。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丹麦是最具典型性的国家。各国按照各自的经济、社会、工业化程度、自然条件等特点,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

  日本是率先在工厂中批量生产住宅的国家;美国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多样性、个性化;法国是世界上推行工业化建筑最早的国家之一;瑞典是世界上住宅装配化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其80%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丹麦发展住宅通用体系化的方向是“产品目录设计”,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经验都为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美国

  美国装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除注重质量,现在的装配式住宅更加注重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据美国工业化住宅协会统计,2001年,美国的装配式住宅已经达到了1000万套,占美国住宅总量的7%。在美国、加拿大,大城市住宅的结构类型以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在小城镇多以轻钢结构、木结构住宅体系为主。

  美国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用户可通过产品目录,买到所需的产品。这些构件结构性能好,有很大通用性,也易于机械化生产。

  日本

  日本于1968年就提出了装配式住宅的概念。1990年推出采用部件化、工业化生产方式、高生产效率、住宅内部结构可变、适应居民多种不同需求的中高层住宅生产体系。在推进规模化和产业化结构调整进程中,住宅产业经历了从标准化、多样化、工业化到集约化、信息化的不断演变和完善过程。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支持对住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立法来确保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坚持技术创新,制定了一系列住宅建设工业化的方针、政策,建立统一的模数标准,解决了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和住宅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德国

  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德国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国家,近几年更是提出发展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从大幅度的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国都采取了装配式住宅来实施,装配式住宅与节能标准相互之间充分融合。

  相关链接

  完善顶层设计促进良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轻钢结构为主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并在住宅集成技术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同时发展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一些技术重点、运行难点也亟待突破。

  如,技术标准滞后。装配式住宅的设计、生产、安装施工、验收评定等技术标准尚未建立,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不同类别的装配式住宅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标准等尚不健全;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很多处于产品质量标准的空白区。

  建造成本偏高。未形成大规模生产,规模效益无法体现;工艺成本,装配式建筑技术难度高,初期的研发投入以及预制构件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投入等都较大;物流成本等。
  配套技术整合难。装配式住宅所涉及的前期策划、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物业管理等均不为各相关配套行业所熟悉,在实施中面临诸多技术衔接问题。

  为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应加强引导和规范,尽快完善技术标准等完整产业链。

  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全产业链为基础的政策、法规。一方面,要在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安装及验收、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建立起相关规则。另一方面,研究出台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和导则,制定和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逐步引导更多企业进入,形成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机制。

  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完善技术标准。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

  建立统筹规划、政策激励的运行机制。发展装配式住宅要统筹规划、统一协调、有序推进,根据各地区经济、技术及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出适应本地区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同时,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消费给予财政节能奖励和绿色信贷支持。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