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铝钢之争 你选哪一边?

|
2016年09月05日 08:54:44
|
10939 浏览
|
【铝博士网】最近,汽车用料到底是用“钢”好还是“铝”好,在豪华车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事件起源是:奔驰全新E级被指国内外标准不一,与海外版本的奔驰E级车不同,国产的全新长轴距E级轿车,将原本应用于多处的铝制覆盖件变成了钢制材料。

  最近,汽车用料到底是用“钢”好还是“铝”好,在豪华车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事件起源是:奔驰全新E级被指国内外标准不一,与海外版本的奔驰E级车不同,国产的全新长轴距E级轿车,将原本应用于多处的铝制覆盖件变成了钢制材料。随后,奔驰中国发表声明,国产全新E级符合全球统一的生产标准。可以肯定,国产版全新E级要比海外版重。增重多少?有不同版本,最低22kg,最高200kg。不管哪个数字,都未获得官方认可。随着纷争深入,合资车企偷工减料缩水减配?这一早已被埋入故纸堆的话题被重新提及,撩动消费者的神经。用钢,还是用铝?不妨站在各自立场上,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我是钢丝,我骄傲

  【名词解释】“钢丝”

  此“钢丝”非郭德纲的粉丝,注意,是“钢”而非“纲”。“钢丝”也非真正拉成细长条再卷起来的钢丝,那是建筑材料。这里说的“钢丝”是偏好汽车钢材料的粉丝。

  为何用钢?便宜!

  站在车企角度,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在不牺牲安全和生产标准前提下,用钢换铝,无可厚非。钢,成熟可靠,更为关键的是制造成本低。铝,能够大幅减重,但制造工艺稍复杂,成本远较钢要高。用钢换铝,一辆车能节省多少成本?答案视车型不同而有所不同,车企也是秘而不宣,外界不得而知。一美国汽车结构专家称,用铝替代钢,一辆汽车车身结构需要增加成本850~2800美元。

  高强度钢也能减重

  事实上,作为汽车生产的主要材料,钢也在不断演化,尤其是高强度钢。高强度钢能有效解决轻量化、安全以及成本之间的矛盾。与铝相比,高强度钢在减重和性能上,并不逊色多少,但制作成本要低。全铝车身只在豪华车上得到运用,而高强度钢已经普及到A级车。

  从长远来看,钢作为汽车主导材料的地位不会动摇,铝只能以辅助的身份出现。一旦钢材料工艺再突破,不排除铝车身被摒弃的可能。汽车减重是大趋势,是降低能耗的要求,但这基于一个大前提——汽车消费者可持续负担。这方面,钢比铝更有优势。

  重,也是一种优点

  退一步,车身重,不见得是坏事。较长一段时间里,汽车是以“重”为美。车友之间交流,常能听到“你的车重,结实”的赞语。十年前,日系车在中国也曾卷入过“车身门”,那是矛盾焦点不在于钢换铝,而在于“铁皮是不是变薄”?“薄”与“轻”被与“不安全”和“偷工减料”画上等号。当时的日系车与现在的奔驰一样,有口难辩。车身重量会给安全加分,在中国,依旧有许多人持有这种观点。SUV近三年热销,与块头大和看起来重有关系,且还是关键因素之一。

  我是美铝,我潮流

  【名词解释】“美铝”

  顾名思义,良好的铝材也。环顾当今造车技术圈的事,车身结构材料采用“铝合金”代替“钢”已是潮流。率先普及应用的是百万级的超级跑车,数十万元的豪华车,由此而知,咱MISS“铝”所代表的意义——矜贵、尖端、潮。用“铝”,“环保”GET!

  汽车轻量化一直是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研究的课题,当铝合金材料被发现可以替代钢材造车,让车辆达到明显的轻量化效果时。老实说,工程师们是欣喜若狂的。人以瘦为美,汽车也一样要“减重”。也许你会有个疑问:汽车轻,开起来车身不仅不稳,是不是还有危险?不要以为汽车设计师们脑子都秀逗了。汽车不是不能重,而是太重并不合适。而且车重与安全并没有因果必然关系,重要的是车身结构。

  全铝车身,就是使用铝合金材料,取代钢用作车身覆盖件甚至结构框架的技术。按照国际研究机构实验表明,50%~60%重量的铝合金替代钢铁,可达到同等的性能;用铝制造发动机,可减重30%;铝制散热器比相同的铜制品轻20%~40%;轿车铝车身比原钢材制品轻40% 以上,所以用铝材代替钢铁造汽车减重效果显著。节能降耗大趋下,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从成本上来看,减少1公斤的车重则可以减少10美元左右的支出。

  铝车身,已经在普及

  当下要让新车做到全铝车身,代价也比较大。但“以铝代铁”所带来诱人的减重效果,从汽车工业诞生时起就没停止过。全铝发动机、铝缸盖、铝控制臂、铝副车架等,都是汽车工业一路发展以来,以铝代铁的成功案例。

  虽然目前中国本土制造的量产汽车,包括合资品牌,极少使用全铝车身。但多款进口车型,尤其是高端进口车型,已经使用或将要使用全铝车身,俨然已是趋势。根据汽车咨询机构Duckers调查,北美、欧盟、日本单车用铝分别高出中国47%、24%、15%,且欧美日单车用铝仍在持续增长。而在欧洲产的大中型轿车(奔驰E级和宝马5系同级别),平均每辆车的车身部分用铝量,1990年之前几乎为0,2005年约为40公斤,现在已接近80公斤。Ducker的报告甚至大胆表示,到2025 年,全铝车身的汽车将达到18%。

  贵,只是一时而已

  当然,我们得承认,全铝车身不仅在生产工艺要求较高,售后维修上也会带来较高的费用。不过,注意:这都是建立在“物以稀为贵”的基础上的。的确,当前铝材大多只应用在昂贵的新款超级跑车或者豪华车上,但当铝车身得到普及,钢车身逐渐被淘汰,生产工艺变得成熟,售后维修的费用自然也应声下降。譬如刚上市的国产的全新捷豹XFL,就将“全铝车身”当成了卖点,用来对长期被德系ABB三强占据的豪华车领域发出挑战。上市现场悬空展示一副XFL全铝车架引起车迷广泛兴趣,这个信号也告诉大家:“全铝车身”已经在三十多万元级别的国产车上出现了,未来几年,应用到十多万元车上并非超现实的想法。

铝加工微信.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