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坚持环保标本兼治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2017年01月21日 08:47:21
|
13048 浏览
|
【铝博士网】安徽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田营循环经济产业园是一个集再生铅回收冶炼、极板加工和蓄电池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产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自2005年建园以来,产业园界首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遵循“资源有限、再生无限、循环无限、创造无限”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根本、环保是生命”的指导方针

  安徽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田营循环经济产业园是一个集再生铅回收冶炼、极板加工和蓄电池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产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自2005年建园以来,产业园界首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遵循“资源有限、再生无限、循环无限、创造无限”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根本、环保是生命”的指导方针,通过抓组织领导、环保与安全监管、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和产业链延伸,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端向高端的快速、持续、循环发展,产业园现已入驻企业30余家,拥有职工1.2万人,形成了再生铅冶炼、极板蓄电池生产、铅化工和塑料加工四大产业板块,实现了“进来一只旧电瓶、出去一只新电瓶”的闭合式产业循环链条,催生了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和富饶的城市矿山,是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完整的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16年实现产值280亿元,税收9.22亿,分别是2005年产业园刚成立时的20.6倍和35.5倍,已成为界首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支柱。

  目前,产业园已拥有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示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国涉重金属类固废集中利用处置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先进单位、全国有色金属绿色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等五块国家级牌子,其再生铅的产量占全国的1/3,极板和蓄电池的产量占全国的1/5,是全国最大且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再生铅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多年来,田营产业园时刻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挺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始终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为了深度开发“城市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对接《再生铅准入条件》和《铅蓄电池准入条件》,2013年初,界首市委、市政府针对园区产业特点和华鑫集团的发展阶段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双改双百”战略目标,对电池企业提出“双改两新”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大工艺技改力度,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各类环保设备功效,源头上解决环保达标排放问题。通过开展工艺技改提升、环保在线检测管理、污水及垃圾统一集中达标处理、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等系列环保监管举措,标本兼治,统一监管,产业园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常态化依法监管,推动了产业园内再生铅冶炼、电池制造和塑料加工等三大板块整体转型升级。

  田营产业园在环保监管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环保部门,注重加强区域大环境治理、企业达标排放生产、职工依规作业管理,严格亮剑执法等工作,逐步夯实了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环保工作基础。

  据了解,产业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相关规定,先后实施了“四个隔离”,有效切断了铅的传播途径。

  一是实施空间隔离。早在1999年,界首市就将年产量2000吨以上的11家再生铅加工企业从村内统一搬迁到远离村庄的陶庄湖(现在的产业园),实行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其余小加工点全部依法取缔拆除。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编制了《界首市田营工业区建设规划》、《界首市田营工业区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等,设定园区涉铅企业与周围居民的防护距离达1000米以上,从空间上进一步隔断了铅与周围群众的接触。二是实施生物隔离。自2005年起,在环田营产业园周围1000米范围内建设了2万亩生态防护林带,并规定防护林带内不准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防护林带既吸纳了烟尘,又净化了空气,同时还进一步切断了铅尘的传播。三是实施警示隔离。田营产业园在园区入口处设立了警示标志,提醒未成年人和孕妇禁止入内。外来办事人员进入园区后,要按规定出入,不准擅自进入重点生产区域,确因工作需要进入的,须经工业区管委会登记批准,穿戴相应的防护具后方可进入,并要求所有出园的车辆必须经过车辆清洗池清洗后方可离开园区,防止含铅灰尘随车散失,有效控制了社会上其他人员与铅的接触。四是对企业作业人员实施人为隔离。要求企业职工严格执行《职工洗澡后离岗和工作服及防护用具管理制度》,职工下班后及时在公司浴池洗澡,并把工作服交给企业统一洗涤,避免了工作服上的铅尘带回家后给家人尤其小孩带来污染。同时,各企业建立了工作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的发放和收回登记台帐,由企业负责收回职工防护用具,统一送至产业园再生铅冶炼企业集中进炉焚烧处理。

  国控企业亮剑严管,环保监管从不松手。原华鑫集团组建于2006年,下辖十四个生产车间,是产业园内最大的骨干企业,2012年工业产值就突破百亿元,税收4.3亿元。在成立之初,以其灵活的机制,曾调动了下辖车间生产积极性,产值利税迅速攀升,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百强企业”、“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勒紧,其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管理体制不畅,工艺装备落后,单体产能不足等弊端予以暴露,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为此界首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双改双百”的战略目标,即华鑫集团通过技改和改制,蝶变为两家规范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在整合各类要素资源的基础上分别达到产值100亿,税收5亿元的目标。2013年初,“双改双百”工程开始启动,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0亿元,规划占地400亩,由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启动建设,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拆解和冶炼生产工艺,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智能化清洁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和《再生铅准入条件》。华铂、华鑫两家公司分别于2013年2月25日和3月30日先后举行了奠基仪式,2014年底,两家公司先后竣工。目前两家公司再生铅技改新工艺均顺利通过环保竣工达标验收,较老工艺相比,每吨成品铅综合节能达30%以上,生产冷却废水、废气减排量达50%以上,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机械化自动拆解、熔池熔炼冶炼装备和环保水平堪称国内一流。同时,华鑫集团还联合华铂科技继制定《全国再生铅及合金锭》国家标准后又成功制定了《全国再生铅生产废水、废气技术规范》行业标准。

  扩大环保整治范围,推动循环产业升级。极板制造和电池生产是产业园内再生铅链条延伸产业,也是保证再生铅循环发展的关键的一环。产业园内现有电池企业6家,其中天能和华宇为上市公司,在全国有相当份额市场影响力。面对新的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两大公司逆市而上,带头采用新技术,上马新设备,扩大产能,以更高的环保标准推动清洁生产。天能二期投资6亿元,占地30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设计生产能力2400万套极板和组装2400万只蓄电池,于2013年10月份开工建设。该项目拟采用内化成工艺,更加安全、环保,更加符合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的要求,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于2014年底全部建成投产,2016年该公司实现产值近40亿元、税收2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天能二期的“一锅八机”铸板集中供铅、自动化包片、机械手电池码垛搬运、中水回用等生产和环保新工艺,南都华宇连铸连轧极板加工及电池内化成新工艺分别引领带动了产业园电池企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实现了向更高层次发展。

  为规范极板企业生产行为,主动对接《铅酸蓄电池准入条件》,近年来,田营产业园管委会联合界首市环保局驻产业园环保中队、田营派出所成立产业园环保巡查工作指挥部,开展环保24小时专项巡查行动,集中力量对6家极板企业的再生水循环系统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偷排行为,依法严厉惩处。环保巡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先后有两家极板企业因环保设施运行不规范被叫停,并纳入重点整治名单,由巡查工作组提出整改标准,指挥部下达整改通知书,责成企业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对减排不达标生产行为零容忍。在线监控、严格巡查和铁腕执法促使产业园内六家极板和电池企业时刻做到达标排放和清洁生产。

  塑料加工是园区产业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产业园内现有加工企业11家,年加工量达3万吨,但总体规模偏小,清洁加工相对落后,水循环利用率不到60%,且大都集中在老厂区,一度成为整治的重点难点区域。为此产业园管委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塑料整治工作小组,在深入摸排各企业生产能力、设备状况、场地大小、水循环利用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标准,包括划分功能区、水循环利用、设备更新、证照办理等方面,同时对规模偏小、场地狭窄的5家企业予以关门取缔,对产能较大、实力较强的6家企业予以整改提升,助推链条延伸,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来确保园区塑料回收加工体系健康发展。

  抓好四个建设,实现绿色崛起环保是一把双刃剑。自田营园区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就响亮的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环保是第一生命”的指导方针,而且多年来一直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道路上追求更高的生态效益。园区立足新起点,拉高标杆,积极作为,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生态园林型、文化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六型”园区。

  在打造“六型园区”建设中,一是抓好文化建设,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让产业园每一个企业、每一名职工都来关注园区环境,珍惜环保治理和产业发展成果,参与共建共享。产业园开设绿色大讲堂,定期举办环保培训班,邀请业内环保专家、职能部门及环保志愿者开展讲座,给车间主任以上管理人员洗脑入心,设立公益宣传牌,突显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理念。加强对一线职工的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关心职工及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二是抓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装备和环保工艺水平。田营再生铅产业15年内实施了三次大的技改。1999年是第一次,把11家冶炼厂搬迁到陶庄湖,实行统一治理。2006年是第二次技改,委托安徽省冶金设计院设计,投入约1亿元,实施了紧密型工厂建设项目,将原有的11家冶炼厂全部推倒,新建了标准化厂房,实现了环保达标排放,生产和环保工艺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实施的这次技改是第三次,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重金属污染,更加生态、环保、安全、高效。每次技改都是围绕着环保展开的,不仅是一次大的投入,更是环保装备和工艺水平的大提升。

  三是抓设施配套,确保达标排放。首先是企业层面,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健全,运行规范,记录完整,生产废水循环使用,杜绝生产中跑、冒、滴、漏行为,实现达标排放。同时要求华鑫集团对照省环保厅49条规定抓好现场管理,要求极板企业推行6S管理,使厂区内做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其次是园区层面,完善配套设施,先后投入2亿多元,建设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中心、废旧电瓶自动拆解中心、垃圾固废处理中心,使进来的每一只废旧电瓶不出园区都能得到规范处理。

  四是抓好生态建设,打造“六型”园区。一方面从产业循环的角度,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为特征,建立起类似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让进来的每一只废旧电瓶被吃干榨尽,最大限度实现了能源、资源的梯次循环和形式转换。另一方面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抓好生态建设,包括防护林、园区绿化、再生水循环利用、陶庄湖公园、土壤改良等自然资源修复和维护,缔造一个天蓝、水清、草绿、地净的美丽园区,为园区职工和周边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业旅游环境。

  铅为重金属元素,如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环保治理,对环境的影响毋庸置疑,但铅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做到严密监控,达标排放,防护到位,就可避免污染事件的发生。田营产业园当地群众与铅打交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界首市再生铅行业几位带头人从事再生铅发展也有几十年的时间,由于平时注重个人安全防护,身体状况一直保持良好,所以,大不可“谈铅色变”。谈及田营产业园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历程,其只所以能够磕磕绊绊发展下来,并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当地群众认为,主要得益于界首市树立了正确的发展理念,并坚持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在发展再生铅产业过程中,界首市历届党委政府领导及当地群众深刻认识到发展再生铅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环境保护为根本。经过近几年的宣传、引导和亲身体验,“发展是要务,环保是生命”的理念已在当地广大干群中形成一种共识。

  二是组织到位。界首市委、市政府对田营再生铅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历届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带领群众撸起袖子一起干。2005年,成立了正科级田营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市工商、公安、安全、税务等部门抽调专人入驻工业区办公,市环保部门成立了10人的环保监管执法中队和5人的环保日常检测分站,市卫生部门成立了15人的疾病防控宣传和健康体检站,实施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检测和监管。

  三是资金到位。据统计,目前田营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37.6亿元,其中工业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8亿元,建成园区五纵六横22公里主干道,10公里华鑫出园大道,污水处理站、自来水厂、主干道供排水网、14.5万千伏变电站、2万亩环园区防护林带等;产业园企业每年拿出60%利润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生产及环保设施的技术改造提升建设,为企业环保达标、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实现健康发展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监管到位。界首市始终把环保、安全监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市环保、卫生部门经常对工业区周围水质、大气、土壤、作业环境、职工的健康状况等进行检测,产业园每月召开一次环保安全信息通报例会制度,通报本月内环保、安全、职工劳动防护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发现有违规现象的,立即责令停产整改,并给予经济处罚。

  众所周知,铅矿是不可再生资源,实现我国铅金属的持续充分自给,发展再生铅是必由之路。据统计,界首市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发展,每年可为国家节省750万吨铅矿石、节约标煤374万吨,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下一步,田营产业园将以《国家十三五再生金属产业推进计划》为指导,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高规格、高标准、高档次、高科技发展,使这里成为产品精良与充满发展活力的产业重镇,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之城,发展高效与内涵充盈的灵秀宝地,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带动平台,为国分忧与造福当地的如磐工程,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绿色能源基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QQ截图20160808170344.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