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演讲实录: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

|
2017年03月20日 09:36:01
|
10123 浏览
|
【铝博士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于2017年3月18-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并发言。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于2017年3月18-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并发言。

  他表示,环保不是发展的包袱,好的环境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把环保作为包袱,延续粗放的增长方式,温水煮青蛙,总有一天会在区域发展中死掉。

  其指出,中国解决环保问题比发达国家要快,一方面是我们有发达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比较好的后发优势。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吉宁:谢谢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就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与大家交流看法。

  当今时代,人类不仅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挑战,传统的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应在世界范围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化学品、持久性有机物、电子废弃物、海洋污染等领域也不断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在各国现代化及其之后进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会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挑战是长期的深刻的,并对各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带来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携手应对、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共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安全。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日程,去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率先发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这些工作既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也是中国自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战略凸显了生态文明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生态问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

  从制度建设看,“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相继出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重要法律修订实施,国土空间生态红线管控、环境治理、干部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基础性制度初步确立,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等关键改革落地生效,显著扩展和深化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履行生态文明职责的责任约束。中国对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的决心是坚定的,政策导向是清晰的,行动是坚决的。

  从绿色发展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优化,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化解粗钢过剩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煤炭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68%下降到2016年的62%,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第一大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落实,13个省份划定或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

  从环境治理看,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环境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既是世界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也是市场最开放的国家。正在实施的煤电超低排放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10.8万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9亿农村人口直接受益,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都下降30%以上,全国酸雨面积已恢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的最高点30%左右下降到7.2%。

  从全民行动看,各级党委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企业依法排污、治污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境、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

  重要的是,人们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矛盾对立走向协调统一,人们开始尝到抓环保的甜头,认识到好的环境质量和好的经济质量是一致的。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相反,好的环境政策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把环保作为机遇,下决心解决产业、能源、规划、交通等问题,能为好的企业和地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升经济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相反,把环保作为包袱延续粗放的发展方式,温水煮青蛙,总有一天会在区域与全球竞争中死掉。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环保标准提升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稳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改善。环境与发展在这些地区正在快速脱钩,有效、有序的环境管理正在助推发展方式的变革。

  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仍然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必须付出巨大的不懈的努力。

  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做了全面的部署,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今年的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今天上午高丽总理也把下一步环保工作的重点工作向大家做了介绍,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我们在加快推进解决环境过程中怎么样更好地通过环境管理转型和创新提升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我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五个方面:

  一是系统化。就是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流域、区域、地上、地下、陆地、海洋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

  首先是管理体制的整体化,我们正在试点建立跨区域的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和全流域的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加强区域和流域的联防联控,同时建立和完善不同地区以及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推出山水林田湖大尺度的系统保护和修复计划,试点国家公园制度。

  其次,是管理手段的综合化。我们将加大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的整合,特别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环境保护的要求更直接体现在价格、市场预期、市场交易中,带动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消费。去年环保部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税法》也已发布,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我们将积极探索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环保领域,我们将在新的排污许可制的实施过程中,探索更大区域和范围的排污权交易实践,我们将加快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环境信用体系,依法惩戒环保失信企业,让环境守法企业成长,让环境违法企业出局。

  二是科学化。上个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曾预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会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崩溃,这个灾难并没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进步带来了正效应,抵消了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带来的负效应,突破了增长的极限。

  如果我们看过去,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比如说有机物的污染问题,二氧化硫等。它们峰值出现的拐点,也就是人均GDP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要出现的早。也就是说,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比发达国家要快,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分享了发达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我们也有后发优势,使用更好的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绿色创新是最活跃的创新领域,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为我们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手段,同时观测、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各种环境问题的机理、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手段,为我们制定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科学支撑。

  我们将加大环保科技投入,特别是强化科技与管理决策的深度融合。以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带动多学科交叉和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集成,强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导向。我们也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同其他地区及跨国企业的环保科技合作,一会儿罗睿兰女士也要发表演讲,实际上IBM公司同中国多个城市合作的“绿色地平线”计划就是一个环保技术合作创新的成功范例。

  他们利用印制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开发出一套空气质量预测及管理系统,大幅度提高预测的精准度,目前这项技术不只在中国应用,已经扩展到韩国、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多个国家。中国污染治理过程中有强化管理科学化产生的技术创新,也在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我们处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传统上只在学术界理性讨论的问题很容易扩散到公众视野,我们要认识到科学术语和公众语言是不同的,学术界的讨论与大众讨论也有较大的差异。政府的政策解读和媒体的传播热点也不总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有个定律,就是说驳斥谎言所需要的能量比创造谎言的能量要高好几个数量级。

  中国有句俗话叫“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今天管理科学化越来越依赖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政府、科技界、媒体、公众的交流和对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及时、深度、科学的解读和宣讲,使更多的人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理性倡议者,科学监督者和积极实践者。

  三是法治化。近年来,中国以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为标志,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取得明显进展,各项法律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我们开展了中国特色的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在已督查的16个省约谈6300多人,问责6400多人,今年将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推动地方政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我们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督促企业落实达标排放责任,从严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2.4万余份,罚款6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56%。推动企业信息公开,按季向社会公布严重超标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开展环境损害赔偿相关工作,让污染的企业付出更高的违法代价。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的垂直管理改革,加强环境检察执法能力建设,目前已有九个省市组建了环境警察队伍,随着环境监管执法趋严趋实,环境守法态势正在形成。

  四是精细化。就是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环境管理方式,将区域流域污染类型进一步细分,落实到控制单元和网格,将各级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环境监管的效率。我们已建成了由1436个站点、2767个监测断面组成的国家空气和地表水质量监测网,正在建设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省市县三级各类监测网络正在与国家网连接。同时推进排污许可制,使之成为固定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企业的排污治污信息将在许可证上详细载明。

  精细化的有效手段是网格化管理,将行政区域和流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络,逐一明确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强化监管责任。比如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按照3×3平方公里划分网格,共约3.7万个,并按PM2.5排放量由到高到低排序,排名前400个网格贡献了约全区域40%的污染排放。排名前3000个网格贡献了全区域80%的污染排放,我们正在排查重点网格的排污清单和治理措施,确保监管有效到位。

  五是信息化。就是在环境保护中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和融合。中国幅员辽阔,经济体量大,排污企业多,各地差异大,仅靠目前的监管队伍和方式很难有效进行管理。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创新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管理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环保部正在实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程,构建覆盖全国的环境监管执法、环境质量和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环评审批和管理、重污染天气应急会商和应对等管理平台,这些平台的应用将会使我们看到每一位执法者的执法过程,每一份环评报告的评估内容,每一个监测数据的历史留痕。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执法审批监测的一致性检验,大幅度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也将为我们改进各类标准、规范和空间管制方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关乎中国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希望在这里听到各位来宾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助力我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也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有益的贡献。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