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代表委员热议新能源汽车 行业“痛点”如何破题

|
2018年03月10日 09:07:00
|
24097 浏览
|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了77.7万辆,同比增长53.3%。而在3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8万辆。随着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在市场涌现,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全新增长极。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扩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等内容引发了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了77.7万辆,同比增长53.3%。而在3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8万辆。随着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在市场涌现,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全新增长极。

  实际上,2018年被业界定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能转换年”。除了要面对技术待突破、充电设施不完善、消费者认同度不高等问题,推广新能源车还有很多紧迫工作要做。

  充电基础设施需政策扶持

  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将目光瞄准了充电桩的建设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1.4万个。徐和谊在提案中指出,这距离我国提出的2020年新增480万个充电桩(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除了整体数量上供给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21.470,-0.02,-0.09%)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还存在两大制约因素。一是私人充电桩安装遭遇阻力。“以私人充电桩安装为例,物业单位对于消防安全、公共资源占用、收益情况等问题仍存在较多考虑,部分物业以安全、无政策文件为由不同意安装,或假借充电桩安装向车主收取高昂安装费用,降低私人客户对电动汽车的满意度。”

  二是充电设施平台尚未互联互通,充电设施运营维护管理不足。曾庆洪表示,平台方面,当前国内充电设施平台及App高达数十个,未形成统一查桩、用桩、支付平台,往往车主下载多个充电App仍未能解决充电焦虑问题。以广东省为例,仅政府性平台就存在省级平台粤易充、广州市市级平台羊城充及深圳市市级平台,省市级平台及App未能落实互通互联,如粤易充平台不能启动羊城充平台的部分充电桩,影响用户使用。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遇到的阻力和问题,徐和谊提出了四条建议:动态规划和布局充电设施建设蓝图;设立专门的联席协调办公机构,联合各部门力量共同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充电运营服务费用规范化及后台结算系统联通;对充换电的新业态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场地报批、资金支持等。

  “目前,充电设施供应商的盈利能力还比较弱,必须通过创新促进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建议政府部门对充换电的新业态给予政策支持,对城区充换电设施建设用地的审批予以支持,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资金支持。”徐和谊在提案中表示。

  在他看来,换电的核心就是“换”和“共享”,商业模式为“车电分离+电池租赁+套餐计费+互惠共赢”。“这样既可以实现车辆全域无间续航,也能够让电池得到全面管理,使电池价格做全局的价值共享,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商业模式。”

  商用车应引入积分管理制度

  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双积分政策”)。“双积分政策”引入平均油耗和新能源两种积分,并对两项积分分别设置达标要求,用以控制乘用车排放、鼓励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这一政策将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

  但此政策针对的只是乘用车,目前,中国尚未出台商用车油耗评价标准及管理办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36.450,0.49,1.36%)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在议案中建议,商用车管理应模仿乘用车,制定新能源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以衔接新能源商用车补贴退坡。

  一直以来,商用车都被视为高排放源。数据显示,商用车在全国汽车保有量和新车销售量中只占20%左右的比重,但每年却消耗全国车用燃料的50%以上。更有报道指出,商用车的碳排放量是乘用车的5~10倍。

  陈虹表示,可先实施新能源商用车积分管理,鼓励新能源商用车推广,进而提升商用车整体节能环保水平。同时,由于商用车用途广泛、产品差异大,陈虹建议,应按不同类型商用车种类设置积分标准,并在同一企业主体下,打通新能源乘用车积分和新能源商用车积分,以增强政策灵活性。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也认为,应该通过积分管理办法来推动商用车向新能源技术发展。

  尹同跃建议,国家应考虑将轻型商用车(N1类)与现有的乘用车双积分管理办法(基本为M1类车)相融合为轻型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可行性。

  “分类管理将使管理复杂度提高,使企业内部工作加重,不利于简政减负。”尹同跃表示,商用车是我国在汽车行业的传统优势领域,将乘用车和商用车合并管理,将有利于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的地位,为在对外合资合作中争取更多中国利益创造条件。

  建设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体系

  曾庆洪在建议中提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意义。他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按照新能源车电池5~8年的使用年限计算,目前已经有部分新能源车面临电池回收的问题。而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18年~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处置问题逐渐显现。

  曾庆洪认为,受制于电池构造复杂、缺乏统一标准、拆解回收工艺复杂、回收成本高、未形成产业化经营、政府监管和鼓励不足等因素,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国内进入拆解程序的新能源车电池不足1万吨,超过八成的回收电池滞留在车企,既潜藏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也不利于钴资源的梯次利用以及产业链形成闭环,应予重视。

  陈虹对动力电池回收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回收、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三个关键环节。其中,前两个环节发展较为薄弱,加强管理可以大幅推动整个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健康发展。陈虹据此建议,应设置新能源汽车回收资质,并与传统汽车回收资质分离。同时,设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企业技术准入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认为,要加快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作出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环节制定的法律法规权威,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周善红表示,在构建管理体系方面,要构建规模化、高效化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积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同时通过押金制度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废旧电池回收的意识。

  “同时要加大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商业化发展。”周善红认为,通过研发动力蓄电池的自动化拆解设备,开发正、负极材料回收技术以及开展锂离子电池循环技术研究等手段,动力电池中的铜、铁、铝、石墨等材料的回收率可得到进一步提高,确保新能源汽车保持“绿色环保”的底色。

  尽管发展前路还有诸多问题,但“纯粹的传统能源汽车日渐式微,新能源汽车时代即将到来”的观点,已经越来越被业内认可。3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经过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时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发展,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累积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充电设施的完善,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还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