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基本形成新材料产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低端到高端、由分散到集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规划,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分阶段、分重点稳步推进,确保新材料产业有序发展。
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2016年启动的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区,采用“一区二片”模式建设,分跨安宁市工业园区(麒麟片区)、禄丰工业园区(土官片区)两地。
作为云南省首个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园区囊括了新材料的研究,孵化、检测及人才服务等多重功能,园区规划净用地总面积约5930亩。
今后,该园区将重点发展光电子电池、前沿新材料、高端金属新材料等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到2020年,园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500亿元。
未来,随着以昆明安宁工业园和楚雄禄丰工业园为主的“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建成,将构建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成为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的创业创新中心。
2017年7月,云南省正式成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了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的第一个区域性子基金。
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首期募集规模为20亿元,存续期8年,基金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按照市场化要求独立运作。
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由国投创新公司负责管理,据总经理白国光介绍,该基金由先进制造产业基金出资10亿元,云南省重点产业发展母基金首期出资4亿元,存续期为8+1年。
该基金重点支持云南区域内的骨干龙头企业及行业优势企业,同时也会整合行业资源,将合适的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公司引入云南,实现产业落地,以及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彭波普腾中木)
据了解,通过国家和云南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培育和建设,一批新材料创新平台逐渐壮大起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云南已建成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稀贵金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建成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钛资源深加工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并拥有云锡、云天化、云南冶金、云铜、云南煤化工、云南锗业、大红山矿业等7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云南企业频频发力新材料领域
近年来,云南各大企业在新材料领域持续发力,纷纷加大投入,各大企业在新材料产业的大手笔投入不断开花结果的同时,云南省优势企业的产业链正不断延长,附加值日益提升。
云锡集团在锡新材料、铟新材料、动力与储能电池及材料等3大新材料产业发展连续取得新突破。云天化集团成为我国最大聚甲醛生产企业,超薄电池隔膜产品性能处国内领先水平,玻纤生产工艺和技术世界一流,产品畅销全球。
以发展贵金属新材料产业为使命的云南贵金属集团,目标直指中国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中国最先进的新材料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汇聚平台,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科技跨国企业集团。
该集团走科技引领、产业孵化、产融结合的创新发展道路,实施科技创新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战略。建设完善贵金属新材料制造、资源再生和贵金属金融三大业务板块,不断完善新材料产业价值链。
目前,云南贵金属集团旗下不仅拥有全球一流的贵金属研发机构和贵金属新材料制造企业,而且在贵金属新材料领域拥有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科研平台、产业体系和人才队伍。
云南锗业着力突破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在大直径红外单晶、空间太阳能用锗单晶片、磷化铟、半绝缘砷化镓等材料上突破了国外封锁与垄断,现已实现国产化。
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文东介绍,公司现已开发出了新一代新型红外智能整机系统、磷化铟、锗锭、光纤级四氯化锗等代表产品。
公司已获得并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云南省省级技术中心、云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
已成为全国最大汽车用铝合金材料供应商的云铝股份,在中国唯一、世界领先的0.0045毫米超薄铝箔铸轧生产线,以及锂电池铝箔、铝合金焊丝等几大新材料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后,企业的产品深加工能力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云南钛矿资源丰富,保有资源储量127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主要的钛原料产地之一。
目前,云南已形成以矿产采选、冶炼、加工为基础,以科研、技术、人才为支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材料产业体系。
“云南钛资源储量丰富,钛产业是高载能产业,云南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十分适合发展高载能产业。‘十二五’期间,云南冶金集团和昆钢公司联合打造高钛渣、钛白粉,以及钛合金的材料,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
昆钢控股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亚鸣透露,未来一方面要发展高端的钛产业,支撑中国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另一方面是往末端发展,做出钛的工业制品以及进入千家万户的钛的健康金属制品等,围绕着这些把云南的钛产业做得更好,成为“有色金属王国”的重要支撑点。
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跨越发展尤为紧迫
3月22日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启动暨咨询会上,云南正式启动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
本报记者获悉,该工程将围绕云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加快稀贵金属领域新材料的研发速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稀贵金属新材料发展模式。
这项工程立足云南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建设贵金属、液态金属、锡3个数据库,并着手开展系统研究,进行钛、铟、锗、铝、锑、铋等的应用研究,为企业现实研发需求服务。
工程还融合了数十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围绕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进行重点突破,按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融入国家战略,提升区域创新水平,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稀贵金属新材料发展模式,实现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由10年至20年缩短到5年至10年,研发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标。
作为云南“十大重点产业”的新材料产业,正在加快构建以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产业体系为基础,以市场化、高端化、系列化、标准化、集聚化为方向,实施云南省新材料产业“168”工程,如何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云南省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变得尤为紧迫。
2017年,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谢建新院士建议,云南省应尽快启动实施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由省政府支持这一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自2018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科技经费,连续支持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表示,基于大数据的材料基因工程,将支撑我国稀贵金属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此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已于2015年启动实施;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启动了“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一批体现国家战略的重大科技项目,而材料基因工程即是新材料重大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对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支撑云南省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将以材料基因工程的实施为契机,为大科技工程的组织实施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出全新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模式。
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2017年以来,云南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同时,以“两型三化为核心,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促进云南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云南省还提出重点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这“三张牌”,推进实施水电铝材、水电硅材等一批重大工程。
在国家机构改革的趋势下,国家对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对云南省科技工作提出要有新的高度,对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提出要有新的高度。
按照国家、云南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和协同创新,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全面部署科技体制改革,按照基础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人才和平台等五个方面构建云南省科技计划体系,对现有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
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徐彬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云南省不断探索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方式的转变,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
统计显示,2017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科技经费进一步聚焦,全年下达科技计划项目3469个,下达项目资金13.02亿元。
去年,云南省共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053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6.51亿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930家规模以上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安排研发投入补助资金3.42亿元,较2016年增长23%。
生物医药重大专项启动了大品种培育、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研发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等4个专题,安排支持28个项目科技经费9280万元。
云南省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创新支撑动能获得提升。52家省重点实验室年度建设经费达1.1亿元。新立项目791项,合同经费769亿元。
去年,云南省新认定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累计12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5户,总数达到1239户。新认定省级高新区7家,总数达到29家。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高。2017年,全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2人获何梁何利奖,5人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先进个人奖。3人成功增选为“两院”院士,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09个,累计348个。
为“绿色能源”注入新动力
“电解铝行业是高载能行业,铝材行业是高附加值行业,加快发展水电铝材产业对消纳云南富余电力,促进云南本地经济发展,推动云南扶贫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云南省铝工业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看来,云南应抓住国家重点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水电铝材一体化基础,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和铝产业深度融合,变水电优势为经济优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电解铝、铝材产量分别为120万吨和4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8%和0.7%。
全省铝产业布局特征鲜明,在靠近铝土矿资源的地区建设氧化铝基地,依托水电等能源基地发展电解铝,在消费集中地发展铝加工。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云南铝工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铝材料开发等方面与国内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仍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阶段。
昆明理工大学牵头成立了云南省铝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将面向云南省年产600万吨水电铝、300万吨铝材产业,解决制约铝冶炼及铝材加工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共性技术难题。
“目前,云南省正在着力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培育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改性材料和材料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省招商合作局副局长程永流认为,云南省亟待通过包括新材料在内的重点产业产能合作激发强大的经济增长能量。
相信云南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推动云南省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必将为云南省打好“绿色能源”牌,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