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崔立新:将“小作坊”打造成国内大型铝合金材料生产基地

|
2018年08月22日 09:19:00
|
25900 浏览
|
2002年的山东创新,还是一个仅有几十名员工、年产值200余万元的铝合金​加工“小作坊”。用山东创新集团董事长崔立新的话来说,他从未想过,这个“小作坊”有朝一日能够发展成为员工过万、综合产能超500万吨的铝深加工产业龙头。

  2002年的山东创新,还是一个仅有几十名员工、年产值200余万元的铝合金加工“小作坊”。用山东创新集团董事长崔立新的话来说,他从未想过,这个“小作坊”有朝一日能够发展成为员工过万、综合产能超500万吨的铝深加工产业龙头。

  16年来,山东创新集团探索、转型、崛起的诸多关键节点,都足以为业界带来启示,并树起标杆。企业如今拥有十个工业园,下辖几十家子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产品、电子产品、建筑等领域,已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并成为国内规模大型铝合金材料生产基地。

  回头看过去16年的发展轨迹,崔立新颇为感慨:“不敢说引以为豪,但足够欣慰。”或许这种欣慰,来源于企业的“蜕变”所带来的成就感——从供应材料发展为供应构架,从论“吨”卖变成了论“件”卖。

  此时,环视一下你的四周,说不定你看到的铝合金门窗、汽车轮毂和发动机盖板、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的外层铝壳,就出自创新集团的某个车间。

  “用创新改变生活”,让铝合金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崔立新眼下正在谈的一笔合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全铝轿车”开始出现,宝马、奔驰等高档汽车厂家大规模采用铝合金材料。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国,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量规划达到500万辆左右,到2030年会实现8000万辆。“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家庭轿车的‘减重’势在必行,而用铝合金材料替代钢铁是大势所趋,市场前景广阔。”崔立新说。

  2016年,崔立新董事长出席中国国际铝工业暨上海国际工业材料展开幕式。

  尽管目前,国内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的相关技术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未来的材料研发、产品推广都有巨大空间。基于这一点,魏桥创业集团、山东创新集团等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汽车轻量化材料公司,与苏州大学进行科研合作,为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铝制车身,这是最近的一个大动作。”崔立新说。借此契机,山东创新集团尝试将轻量化铝合金生产推向更高的层次。

  所以,崔立新现在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在魏桥创业集团的引领下,联合各方力量,先把汽车轻量化项目做起来。而他的大目标,则是让铝合金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实现节能、降耗、环保、绿色发展的目标。

  “铝是一个储能产品、战略物资,其回收再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我们不仅可以用铝代替钢铁、塑料,还可以代替木材做成全铝地板等家具,实现零甲醛排放。通过使用我们这些产品,让大家的生活更绿色、更美好,这是我们追求的大目标。”他坚信,铝将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行业机遇加“贵人”相助,让山东创新集团发展“如鱼得水”

  从魏桥创业集团引入高品质铝水之后,做成合金,这是山东创新集团产业链条的起点,然后通过轧延做成铝板、铝带、铝箔,最终做到食品箔、医药箔、包装箔等终端铝箔产品;还有些变形铝合金,通过挤压方式做成门窗、幕墙材料,做成高铁、动车的框架结构,做成汽车构件、手机电脑的壳体……

  2017年2月14日,国际铝协秘书长罗恩·耐普莅临创新集团参观访问。

  谈到为何将创业方向瞄准了铝业,崔立新总结为两点:行业机遇和“贵人”相助。一方面,铝加工行业是“朝阳行业”。铝作为一种“年轻”的金属,只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崔立新和他的团队通过反复考察、论证、学习、研究,认为在未来,铝的替代作用非常强,极具开发价值,经济效益潜力很大。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2002年,全国铝产量是328万吨,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000万吨,15年增长了10多倍。铝的应用逐步拓展,需求量也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山东创新集团的发展,得益于魏桥铝电的支持。2002年,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成立,其发展直接带动了山东创新集团的成长。“上游有了充足的原料,下游企业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供应,助力我们从小做大。如果没有魏桥,我们即便做,肯定也做不到这么大、这么强。”崔立新说。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滨州要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而高端铝产业作为第一大产业集群,力争“十三五”末,规模涉铝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产值达到5000亿元。崔立新16年前布局的那盘棋,已经在中盘阶段走出了“大优”的模样。

  创业历经无数瓶颈、挫折和阵痛,为谈成一笔业务,曾单月开车往返临沂27次

  时光倒转回2002年,场景切换到山东创新集团的20人“小作坊”。

  那一年的情形,崔立新概括成一个字,就是“难”。他还记得创业之初的一笔业务——“非典”那年,他和司机到临沂联系合作企业。当时疫情肆虐,临沂不允许外地人住宿,所以只能当天来回。那一个月,滨州到临沂来回600多公里的车程,崔立新连续跑了27次。他和司机轮换着开车,“闭着眼都知道这条路线该怎么走”。崔立新说,是这个过程磨炼了他的意志,心境也得到了提升。

  绝大多数创业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在经历挫折和瓶颈。崔立新和他的山东创新集团,也一次次与“阵痛期”周旋。比如人才问题、资金问题,再比如国家产业政策问题、自身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市场变化的问题等,所有问题加在一起,如同剪不断的藤蔓,在崔立新难眠的深夜里不停缠绕。

  “阵痛”相对集中、尖锐的时候,没有立竿见影的速效药。即便华佗再世也只有两种医法:“麻沸散”和“刮骨疗毒”——按部就班或者创新升级。

  2008年,山东创新集团还只是做常规的铝合金材料,但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利润并不高。崔立新在考察全国、全球市场之后,发现了一些好的项目,比如台湾六和集团的汽车轮毂项目。当年,双方开始进行协商,2009年合资成立了山东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从一期年产200万只高强轻质铝轮毂,发展到二期300万只,达成一共500万只的年产能,产品随着奔驰、宝马、通用等品牌轿车走向了全世界。

  “我们企业一直把‘转型’看得超前一点,不断加大研发的力度,每年都有几十个专利,通过丰富产品种类来适应市场。”崔立新说。在他看来,产品需要由低端向高端、中间向终端、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型。“现在山东提出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而我们之前做的工作,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念非常吻合。”崔立新说,“谁转得早,就会赢得先机;谁转得慢,可能就会陷入被动。我们十多年一直在转,我们的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发展理念都在改变。”

  从阶段性成功到跻身国内企业五百强——“求变”是企业不变的生存之道

  2008年,崔立新第一次认为,山东创新集团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那一年,创新集团准备规范上市。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对管理流程做了革命性调整,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内控逐步完善,为下一步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还是那一年,山东创新集团提出,要以“创新新材料、创造新生活”为使命,把转型升级视为引领企业做大做强的生命力所在。集团引进数位行业知名高级工程师进行研发,在产品开发上由单纯生产铝合金棒材延伸到板材、型材、高端电子型材、轨道交通轻量化合金材等。

  “其实,思想上也有过斗争,我们内部也有过争论,是舒舒坦坦地过安稳日子,还是不断地去做大做强?”崔立新说。最终,山东创新集团还是选择了相对更难走的路。在他看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吃老本、原地踏步走,原来可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换到今天,不要说三十年,而是‘三年河东’‘三个月河东’,时不我待!”崔立新说。山东创新集团在别人“安稳”的时候选择自我加压,才走到了行业前列。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感觉,有时候步伐还是跟不上。”崔立新的笑容略显沉重。这些年山东创新集团发展过程当中,大部分盈利都投入到了新项目、新设备、新生产线上。这是一条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更不能退的路。

  崔立新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我不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不进步、不上新、不做强,这不是我的性格。但是在冒险方面我是很慎重的。”崔立新说。他会反复论证、步步为营。有一年,创新集团初步计划新上100条挤压生产线,但最终一期只上了16条。他更愿意在稳妥的前提下寻求规模的扩大。

  2013年3月14日,副省长夏耕来创新集团调研。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陈全训视察创新集团。

  2015年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一行来创新集团调研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9月1日,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到山东创新集团视察企业经营运行和安全生产情况。

  2015年,创新集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全国大型的铝合金材料生产基地。但崔立新并没有特别惊喜,因为他看得很透:“规模只是量的概念,而质才是最关键的。”他说,规模大了,压力也大。如何建设一个健康、有竞争力、有生命力的企业,如何把产品做得更符合客户和市场的需求,甚至来引导市场需求,这是永远摆在面前的课题。

  在发展过程中,他一直把“紧迫感”和“危机感”揣在心里。他坚持认为,企业需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以不变而生存百年。转换、改变、创新,这都是恒久的定律。

  2008年南方雪灾,部分输电线路被冰雪压断,全国对电缆的需求量陡然提升。在那时,山东创新集团开始做常规电缆,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但几年之后,崔立新意识到,倘若再遇到类似极端天气,将依然会造成大量损失。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应用合金高强超导电缆。“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来研发,最终研发成功了,并且国家标准就是我们参与制定的。”崔立新说。

  产品推出后,赢得了市场的极大认可。西电东输、北电南送等大项目都采用了高强超导电缆。“如果那时候没有转型、没有研发新型电缆呢?”记者问。“这个分公司就将迎来灭顶之灾。”崔立新微微一笑。这个笑容里,不知包含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抉择和心有余悸的庆幸。

  山东创新集团旗下的所有分公司都是如此,在每一个战略节点都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这就是市场的规则,刻不容缓而又残酷无情。

  铝深加工产业应该走好合作共赢、扩大应用、集群发展“三条路”,国家宏观调控是压力更是机遇

  展望整个产业的前景,崔立新显得颇有信心。在他看来,铝深加工产业要实现高端、创新、共赢发展,应该走好合作共赢、扩大应用、集群发展“三条路”。

  “我们已经尝到了合作共赢的甜头,目前跟多家企业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引进了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的发展需要强强联合,唯有合作共赢,才能规避无序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崔立新说。

  山东创新集团坚持“轻量化发展”这一方向,可以说是崔立新扩大应用思路的最好印证。通过扩大应用方式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而集群发展则更好理解。“就像卖菜一样,一个人在路边卖菜可能就卖得少,如果形成了菜市场,各种各样的菜都在卖,就会聚拢起更多的消费者。”崔立新打了个比方。对企业而言,集群发展意味着能分享更多的资源。“十三五”期间,滨州将全力打造5000亿级的高端铝产业集群——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契机,让滨州、邹平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铝深加工产业群集聚地。

  当下,国家对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铝产业的发展势必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在崔立新看来,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目的是让低产能、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退出,从而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从长远看,这对行业进步是有裨益的。“比如钢铁去产能以后,留下的就是先进的企业,而它们的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对环境污染更小。这也提醒、鞭策我们,更加珍惜环境,更加注重改良、改善生产工艺。”崔立新说。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